

创建时间:2021-03-26 浏览数:180
逆向思考——《守株待兔》
大家好,我叫王一帆。说到“守株待兔”,你有什么印象?是冷笑与讥讽?是厌恶与排斥?还是……
守株待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农民休息时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木桩上,就带它回家大吃了一顿,后来就天天守在木桩旁等待兔子,结果就越来越穷。于是就这个成语就指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或是有侥幸的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然而,守株待兔就一定不好吗?难道它就是不可取的吗?难道你没意识到绝不去采取这种方法才是真正的“死守狭隘”吗?
首先,故事中的农民有了守株待兔的想法后,就去勇敢的尝试,并没有退缩,这是发明者的一种很重要的精神。
在农民勇敢尝试了以后,就非常自信,在心中有一种成功的信念与希望,它会激励我们奋发上进,勇往直前!
其次,农民在待兔过程中,也会锻炼出一种倔强不屈的性格,这样就不会人云亦云,被他人左右,也不会吃亏。
最后,农民就这样一直等下去,这不就明显地突出了农民有一种成功人士必备的精神——“坚持不懈”吗?况且,这种精神是很多人想有也有不了的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有“守株待兔”的精神:1)敢去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 2)要相信自己,有成功的信念;3)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不被他人左右;4)并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