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时间:2020-05-06 浏览数:641
图一:
老师检查背书,我没背出来。
老师:你昨晚背了没有啊?
我:我背过了。
老师:你昨晚背过了,怎么还背不出来呢?你没有用功背吧?
(理由:老师是基于我没背出来的情况,就推理出我没背书的观点,但是和我已经背书的事实不符)
我:我确实认真背过了,但是今天没背出来,证明我还不是非常熟练。我希望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
(理由:为了让老师相信我,我必须这么说,因为只有这样说,老师才会相信。因为老师习惯用这样的观点分析来推测事实,如果我不停地向老师解释,老师会觉得我在狡辨,更加不相信我,我不做无谓的争辩)
老师:那你下课去我办公室背下听听。
我:好的。我一定能背出来。
我一下课,就拼命地背,然后忐忑不安地去办公室,背给老师听。
(理由:第一次确实是我没有背出来,无法证明自己。那我必须用行动证明我确实是背过的,给老师的观点形成提供证明)
场景二:
朋友:我父母有时候会打我。
我:是么?他们很重的打你么?是真打还是假打?
(理由: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来确认事实真假)
朋友:是真的打,很痛。
我:真的这样么?那好可怜。现在中国很多家长都还习惯打孩子。
(理由:用同理心考虑和安慰别人)那你就努力别做错事情,让父母找不到理由打你。
朋友:我觉得我没错啊,是他们不理解我。
我:那你具体说下,比如他们为了什么事情打你?理由:了解客观事实)
朋友:我作业还有一点没写完,我就去打游戏了,我想休息一下再继续写的,但父母不相信我。
我:噢,我能理解。比如我有一次玩游戏时间久了,自己觉得心理不安,我不喜欢那种感觉,也不喜欢父母因此不信任我,所以会尽量自控,而且游戏都是设定好的坑,现在我基本不玩游戏了。那你如果想玩,能不能控制好打游戏的时间?或者坚持把作业写完之后再痛痛快快地玩游戏,或者在玩游戏之前先和父母约定好游戏时间,时间到了就去完成作业。假如你违背了约定,就愿意接受父母的惩罚。
(理由:用自己的经历进行对比,别人更容易接受)
朋友:你说的也有道理 ,有时候我确实在游戏的控制力上不够,让父母无法信任我,我需要先管好自己。
我:如果真的是你在某些事情上有想法,但是你父母觉得这些想法是错误的,就打你了。我建议你当时不要和父母针锋相对,等他们后面头脑更清楚,心里更平静一些,再和他们解释。双方带着情绪会更难沟通。
朋友:嗯 ,我们往往就会加剧冲突。我试试自己改变沟通方式。
(理由:要先和别人沟通,不能一上来就问是不是你的错,这样别人会更加生气,他会觉得你和其它人一样不了解自己。先学会把事实情况了解清楚一点,不要立刻抛出自己的观点,要了解他对这件事情是什么看法,然后在尽量不刺激他的前提下,去分析问题。不能把责任错误全怪他父母,也不能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是错的,不然就火上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