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时间:2020-03-04 浏览数:484
诸葛亮舌战群儒观后感 谭翊宏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故事中诸葛亮以巧妙的策略将江东群儒们说的哑口无言。诸葛亮运用了以下几种辩论方法:
1、答非所问。
因为有些儒者问的问题或论述的观点,诸葛亮不好正面回答或不能答,因为若他应答之后,儒者们便可驳倒他。因此,诸葛亮只能回答不在同一个层次的问题,让江东群儒们无言以对,无话可说。
2、例举古代案例。
例举古代案例,这证明了自己与古代的人物是同一个观点,并且举的例子都是真实的,儒者们找不到办法来说服,只好承认。
3、例举现实案例。
因为这些事都是诸葛亮亲身经历过的事实,是真实的,事实用于雄辩,群儒们只好作罢。
4、三言两语直奔主题。
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曾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为汉贼也。而刘玄德皇帝亲口称叔。”“儒者亦分君子小人也,君子者临危不乱,能救国策、远罪恶、近能臣。而小人者不然也,纵满腹经纶,临危亦无退敌之策也。”诸葛亮三言两语直奔主题、观点清晰明确,直击对手之所顾虑,让对手无辩驳之力。
通过观看诸葛亮舌战群儒,我学到了两点:在与别人辩论时,若一时回答不了别人的问题,就答非所问,使别人无言可对。2、在辩论时举有说服力的实例,通过案例,能较快地驳倒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