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追踪师
历史事件追踪师
*容容
18岁半

历史事件追踪师

创建时间:2018-11-14 浏览数:529

武则天登基

 

初次入宫

武则天从十四岁起就在宫廷里,服侍唐太宗。然而她入宫十四年,二十七岁仍屈居才人之位。

直到唐太宗病危,太子治成为了武则天的下一个目标。很快,太子就成为了她的掌中之物。太宗驾崩之后,太子治继位为高宗,武则天依照当时的宫中习俗,削发为尼,以示洁身自持。

 

再次入宫

高宗继位后,开始去尼庵看望武则天。永徽元年(650年)五月,高宗在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她相遇。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萧淑妃。高宗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武则天很快就打败了萧淑妃,不久便升为昭仪。永徽五年,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孩子出生后不久,王皇后来看望。她把孩子抱在怀里抚弄了一会,就走了。王皇后一走,武则天就进来把孩子掐死,用被子盖上。高宗来看望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死了,大怒,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想法。(但此事有争议,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只记载了公主的暴卒,并未言明其死因)

永徽六年,在皇后的床底下,掘出一个小木头人,上面刻着皇上的姓名和生辰八字,有一根针插进小木头人的心。王皇后显然是用魇魔法害皇上。于是高宗打算把王皇后废掉,但朝中元老重臣如右仆射诸遂良、太尉长孙无忌、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都拥护王皇后。但武则天和高宗把他们或免职,或贬官,一一清除了。既然没有了障碍,那么废王立武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于是,高宗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废却王皇后,立武宸妃为皇后。

 

二圣临朝

武后开始隔一层纱,坐在高宗背后,参与朝政。在武后初为皇后的十年,高宗是日日临朝,武后临朝只是偶然。在武后执政五年之内,她以结交燕王忠、图谋造反的罪名,将长孙无忌、诸遂良、韩瑗都一一处死了。来济初贬为台州刺史,后突厥入寇,来济领兵拒敌,愤怒失望之余,冲入贼阵而死。太宗当年开国的元老大臣都死了。在正式公文上,百官都将高宗与武后称为“二圣”。中间这十年,高宗与武后是同时临朝。武后积极窜掇高宗封禅泰山。封禅的时候先由皇帝初献,公卿当亚献。但封禅毕竟没有皇后的事。于是她给高宗写了一个奏折,措辞非常得体,力陈此种大典无皇后参与,实属大错,理当予以矫正。高宗答应了。后来在麟德三年(666年)正月初一这天,她与高宗一块封禅泰山,充当亚献。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上元二年(675年),太子弘死了,死因颇有耐人寻味之处,因为他与武后的性格不合。随后是章怀太子贤,调露二年(680年),太子贤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因此,武后又立皇子哲(原名显,今更名哲)为太子。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高宗驾崩。四天以后,太子哲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太后专制

武后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要使岳父官居侍中,裴炎力谏,中宗生气地说:“朕乃当今天子,你不要忘记。朕若把天下让给他坐,又有何不可?”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转而立皇子旦为帝,是为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武后光宅二年(686年)三月,武后在朝廷内安了一个铜质的告密箱,大开告密之门,任何人均可告密。武则天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狱,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

武后引起了唐室王公的不安,他们想起兵对抗。还未有共识时,博州刺史、琅邪王冲,武后光宅四年(688年)八月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以呼应冲。冲起兵七日败死。九月,越王李贞兵败自杀。武后想尽除唐室王公,使周兴等展开审讯,逼迫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黄国公撰、东莞郡公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他们的亲信也被杀死。唐宗室被杀戮殆尽,其中幼弱幸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岭南。同年,武后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在洛水中发现,献给武后,武后大喜,命其石曰“宝图”。之后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女皇登基

在九月初三那天,长安人傅游艺率九百人,到宫门请见武后,递请愿书。请朝廷取消唐室,建立周朝,以安民心而顺天命。武后谦然不受。但此后不久,又有六千人齐来围绕皇宫,喧嚣请愿改朝换代。皇子旦也上有表章,奏请武后赐姓武。武后一看众望难却,于是在九月七日,她在一番谦逊之后,在国人劝进的表章上批了一个“可”字。

九月九日,圣旨颁布下去。由此日起,唐室废却,新朝代名曰周,年号改为天授。就这样,中国的第一个女皇帝正式登基了。

*参考林语堂 著《武则天正传》

 

课程反思:

    在“读历史”这门课程中,我学会了使用角色扮演法来解读历史事件;通过图像、实物、文字史料见证历史;从日常用品中追溯历史;懂得了我们在见证历史时也在创造历史。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上课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读历史的方法,也了解了许多我不知道的历史事件。学了这门课,我以后读历史时都能很轻松地了解历史背后的秘密啦!最后,感谢鞠老师给我们上这么有趣的课,我们“哲学思维”课不见不散啦~

评论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