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析师:三国演义历史是真是假
历史分析师:三国演义历史是真是假
*政达
18岁半

历史分析师:三国演义历史是真是假

创建时间:2017-10-30 浏览数:321

                                                《三国演义》 VS《三国志》 

 

我查了两个关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的虚构的故事,每个都查了三国志里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网络搜索粘贴过来的,第二个是我自己打的字

————————————————————————————————————————————

一、三国演义之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这样的一个被后人口耳相传的故事,近年来通过研究,很多学者发现在历史上却从未发生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根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连年灾荒,使得民不聊生。刘备想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张飞、关羽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情投意合的三人,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作为结拜的地点。当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怡人,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三人焚香礼拜,祭告天地,按年岁结成异姓手足。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之中,三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这就是《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里关于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这个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后人常常也因此而与志同道合之人结为异性兄弟。可见,这个故事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良好印象,一旦后人提到这三个人时,嘴边总是不忘提及的就是“三人结义”的故事。

 

据《三国演义》记载,张飞原本是个杀猪的,关羽拿了张飞的猪肉,两人在路上扭打起来,刘备撞见了上前劝架把两人给拉开了,这就是一龙分二虎的来历。三人觉得不打不相识便当街捧土结拜,此为第一次结义;

后来三人经常聚餐,张飞出肉、关羽出粮,而刘备总是空手而来,于是一次张飞和关羽就设计在井上铺芦席,没想到刘备坐上去安然无恙,张飞暗暗揭开芦席一看发现有条金龙托着刘备,明白刘备将来定会大富大贵,于是拉着关羽刘备重新祭天祭地,此为第二次结义;

刘备觉得老吃关张的不好,就请他们回家做客,为了不让他俩觉得家里穷,就用泥巴捏成元宝涂上金色装进布袋里。关、张二人看屋里破破烂烂,却有好几个鼓着的布袋,问刘备,刘备说是黄金,关、张自然不信,可是打开一看发现真的是黄金,刘备也惊呆了喊道:“果然三人一心,黄土变金!?”关羽恍然大悟大悟说:“我看这是苍天示意!只要我们永远风雨同舟,就是天下也能打下来哩。我们还应该对天盟誓一次。”刘备住的地方有个大桃园。他们便在桃园进行了第三次结拜。这才是桃园三结义。

当然,上面这三结义只是三国演义里说的。真实情况会是怎么样呢,估计说都说不清楚,在《三国演义》中说关羽去找刘备是去“找哥哥”,就是从“桃园三结义”中来的,为小说家之言,不可作为历史依据。何况七十万言的《三国演义》号称“七实三虚”,“桃园结义”又有着怎样的虚实呢?

有人首先对关羽的生年作了考证,认为如果真有桃园结义的话,关羽应为大哥,刘备第二。史料记载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生年不详。元代有一位学者叫胡琦,曾对关羽的生年做过考证,认为关羽大概生于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应比刘备还大两岁。

清朝康熙年间,有人在关羽的故乡解州(山西运城市)掘井时,掘到了关羽祖墓的墓碑,镌刻有关羽的家世。当时有个叫朱旦的官员据此写了一篇《关侯祖墓碑记》,在文中说关羽生于汉延熹三年(公元160)。而据《关公年谱》记载,张飞小刘备4岁。由此可以推算,这3个人中张飞最小,刘备次之,关羽最大。由此观之,桃园三结义如果为真,又岂会将3人的长幼顺序排列错误呢?所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纯属虚构,这仅仅是作者的一种虚构写法而已。

另有《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在刘备乡里聚合徒众时,关羽、张飞就已投其门下。刘备后为平原相,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在人多集会的场合)侍立终日。”“恩若兄弟”形容的是三人关系密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兄弟,关羽、张飞对刘备大多时间还是“稠人广坐,侍立终日”的君臣关系。

《张飞传》也记载:“少与关羽共事先主(刘备),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共事先主”说的自然是共同为刘备的部下,事奉刘备;“飞兄事之”倒可以看作张飞把关羽当做兄长来事奉。把比自己年长的人当做哥哥来看待,称呼某人为“哥哥”并不是一定得是拜把子兄弟才如此称呼,一般我们会把某些年长自己的人尊称为“哥哥”,古今皆是。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桥段是作者根据民间传说,配合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在民间就已经流传很久了。

按照《三国志》中关羽和张飞的传记记载,年少时的关羽因犯了命案从家乡河东解县逃到了河北涿郡,在这里结识了张飞,因为年长被张飞当作兄长对待。后来黄巾起义爆发,少怀大志的当地豪杰刘备在涿郡起兵参与镇压起义,关羽和张飞一起投奔到了刘备帐下。

《先主传》这样评论道:“刘备喜欢交结豪侠,少年争相依附。”从后来我们知道,关羽、张飞都是被称为“万人敌”的猛将,在刚刚起兵的刘备帐下,自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刘备在刚刚起兵就得到了这样两位臂膀,对他们另眼相待也就是不难想象的了。《关羽传》在描写三人的情谊写到:“刘备起兵时,关羽、张飞替他上阵御敌……刘备常常与二人同榻就寝,像亲兄弟一样。关张二人也不避艰险,侍奉刘备。”

《三国演义》中写的“虽为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那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刘备对关羽、张飞的认可度很高。在《云别传》中也有赵云刚投刘备时,刘备与他“同床眠卧”的记载。

 

 

——————————————————————————————————————————————————

二、三国演义之兵器

另外据《三国志·刘备传》记载,关云长并非使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而是和张飞一样用的是一个矛,据说,关云长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在当时的科技基础上是不可能发明出来的,“青龙偃月刀”到了宋朝德科技基础上才可能被发明。另外张飞使用的也不是“丈八蛇矛“,根本就没有八丈高,丈八蛇矛全用镔铁点钢打造,矛杆长一丈,矛尖长八寸,只不过是罗贯中为了加强张飞的力气大才写出来的,并非真的是八丈,也就算真的有八丈,张飞又并非可以拿得动,只不过是罗贯中增加的虚构色彩而已。

 

 

 

评论

收藏 (1)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