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外疫情加剧,美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超40万,过去7天死亡人数超过1.8万;英国因为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变异的新冠病毒,日增确诊病例也在激增,而且这种传播速度比原来快70%的新冠病毒变异体已经在丹麦、荷兰等多国出现。临近年末,全球的疫情状况都不太乐观。
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家长又开始担心了,究竟还要不要让孩子去留学,又该如何规划留学呢?
刚好,最近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兼CEO张华老师受邀参加太平人寿深圳分公司的直播活动,与大家分享《疫情之下,出国留学“还香”吗?》。张华老师就家长普遍关心的出国留学问题,孩子出国前后的教育事宜等做了具体分享,并为后疫情时代留学提出新模式,为有意向出国留学的孩子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精选出六个问题跟大家分享:
1、2020年会是出国留学的拐点吗?
2、什么样的孩子更适合出国留学?
3、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4、有意向送孩子出国留学,家长要做哪些准备?
5、如今留学方面有没有一些新渠道/模式?
6、后疫情时代出国留学有哪些新选择?
1、今年会是出国留学的拐点吗?
首先我给大家分析一下,过去一年我们到底发生了,以及各位家长朋友们非常关心的孩子升学留学问题,应该怎么样去分析和重新思考。
先给大家看一组数据。数据是过去七年从2013年到2019年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的趋势。大家可以看到,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是四十一万人,2019年是七十一万人,七年期间其实是直线上升的。虽然每年增长率都不一样,但是大约都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但是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数据是断崖式下跌了。
我们再看第二个数据,这是美国国际学生的注册数量。大家可以看到在2018年之前每年是增长的,但是从2019年开始,它的趋势是负增长的。
这两个数据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一方面中美关系没有那么乐观,另外一方面,疫情的原因让很多家长和孩子对于要不要去美国留学产生了很大的疑虑。
好,我们继续看第三个数据。这是一家比较有名的咨询公司做的一个调研。调研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2020年中国留学生对国内外安全的评价”,另一个是“2020年认为国内更安全的人对留学计划的态度”。结果发现,90%的人都认为国外不太安全。
那对于这90%的人来讲,他们的心态又是怎样的?从图中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其中有55.2%,也就是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留学计划可以推迟一下,因为环境确实有点糟糕。相比之下,坚定的只有原来的10%,剩下的40%,他们要么取消,要么有更改留学国家的打算。
这个数据其实也是2020年五、六月份疫情期间做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大多数的家长其实现在产生了很多的恐惧,困惑,至少是重新思考的疑虑。
除了以上三组数据,现在国际形势也比较复杂,第二波疫情愈演愈烈,美国新总统上任后,无论是签证还是各种留学政策都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美国之外,最近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也不太好。所有的一切,都对咱们的孩子还要不要按原计划出国留学形成一定的考验。
过去半年,经常有家长朋友问我“还要不要出去留学?”,还有一些家长们问今年会不会成为出国留学拐点?如果说今年是拐点,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拐点;如果你说他是大拐点,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因为接下来会有变化。
我们刚才所有分析的一切其实都是外部的因素,国际环境、疫情等等。但是真正关于孩子留学这件事,是人。也就是说,关于孩子的成长规划和升学规划核心其实应该向内拷问自己。我为要留学?我的孩子适合不适合?
2、进入世界名校的孩子需具备的特质
在正式分享干货内容前,我先跟大家分享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也可以说是段子,但两句话写的特别好。这是知乎网友发的一个帖子,问大家你为要留学、留学的价值到底是?有个回答很有趣:
这句话说得特别好。其实相对来说,最近十年中国的经济相对发展比较好,那我们中国的孩子相对来说,跟二三十年前的环境太一样了,相对会温暖很多。
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孩子的抗挫能力可能就不是那么乐观了。当我们讨论适不适合留学的时候,那我对所有有意向送孩子留学的家庭有三个小的提议:
第一,你的孩子是不是从小生存能力就比较强?面对困难不会总觉得自己搞不定,而是应该有一种迎难而上心态和习惯。
第二,孩子的坚毅力是不是足够强?比方说孩子有没有坚持了很久把某项体育运动当做兴趣爱好。在坚持锻炼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英雄之旅,有时候遇到挫折,有时候遇到成功,但是无论如何你应该有为了目标善不罢休的决心、勇气和持之以恒的能力。
第三,面对复杂的环境,孩子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是校园内外,当有热点事件发生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但人是个环境动物,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的家长都会受到外在的舆论环境的影响,那你的家庭是否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是我给各位家长的建议,这三种能力是每个孩子都必不可少的。
那接下来我再从另一个维度分析一下当前的问题。从已经到美国名校读书的孩子的特征来看,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这几方面的能力,这样的话,他未来到国外留学的竞争力也更强。
我们拿哈佛举例。哈佛作为世界名校,每年在九月份新生开学之后,哈佛校报上都会有一份统计问卷展示出来,里面包含有哈佛新生的一些性格特点和其他特质。
咱们先来看数据。第一组数据,大致是说超过半数的哈佛新生每天学习时间不到中国孩子的二分之一。大家从图表上可以看出,最矮的两个模块加起来只有20%,也就是说只有20%的学生每个星期学习40~50个小时,而且其中80%的学生每天学习不到7个小时。
再想想我们的孩子,每个星期学习多久?如果上高中名校的话,别说996了,997都有。相比来说,美国名校更加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但学习能力不等于成绩和名次,哈佛录取的新生,他们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而不是通过耗费大量时间去盲目勤奋。
我们看看第二个特征。这组数据显示的是哈佛2020级新生在高中时参加过课外活动,其中超八成的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社区服务。大家知道国外的价值观里面,社区服务社区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我想说,今年中国的疫情期间,我们在非常多的城市甚至乡村乡镇,也有很多孩子在自己的社区做服务,帮助他人,所以说在全世界来讲,也不光是美国名校非常看重的社区服务精神。
那除了社区服务,我们再看一下其他比较多人参加的活动。比如说并列第二的音乐社团/组乐队和体育运动,都占了51%,说明哈佛青睐的学生,除了要有社区贡献精神外,在文艺和体育方面都有爱好特长,甚至能够攀越了一座高峰。
再看一下第三个特征。这个就一目了然了,近七成学生在高中担任过1个及以上的领导者角色。大家都听说过,美国名校包括哈佛、耶鲁等一些知名大学,非常注重孩子的领导力。
那有些家长会问,张老师你说的领导力是不是学生会干部?或者班级里的班长和副班长?我想说,虽然刚才说到了学生会,但是学生会里面也有干事,也有最基本的做一些社区服务的,最基础工作的人那也是学生。
那怎么定义领导者呢?我看到耶鲁的网页上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大致是说,所谓的领导力是你孩子从小到大,能够树立参与任何社团、任何事物时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影响他人,帮助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力。
3、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有家长说,自己有意向送孩子出国读高中或者大学,但一方面又担心男孩本来自控力就不太好,出国后没有家人在身边,会不会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前段时间我刚好在少年商学院智慧父母读书会的直播间分享了男孩养育的一些特征。(点击查看)
回到留学话题,我想说:
首先,真正关心出国留学的家长,跟孩子的性别是无关的吧。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很担心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和学习。虽然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优劣势。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面,有时候优势会变成劣势,劣势也会变成优势。
其次,对于我们中国家庭来说,真正关心的是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经常垂头丧气、想要退缩,你会怎么做呢?
我有了解到,在美国有两个大学专门针对抗挫能力做了研究:一是两年前我去纽约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他们学校专门成立了“青少年抗挫力与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第二个是斯坦福大学斯新生教务长,这位女老师干了十几年的新生教务长,她写了本书叫《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他们都看到两个现象:一是,今天全世界的青少年,从18岁上大学到22岁读研究生,他们的抗挫能力跟十年前甚至是三十年前已经没法比了;二是,他们还注意到,在些抗挫能力相对没那么高的学生中,亚洲学生会更弱一些。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我们更关注学习和成绩,忽略了抗挫力的培养。
那该怎么办呢?我给大家几条建议,从今天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1、在孩子的生活中存在(爱与被爱)
看到这条,有人会说意思就是我在孩子生活中间是不存在的吗?如果家长在孩子生活中存在感非常强烈的话,就不会出现那种“直升机父母”、“丧偶式育儿”了。
所以无论再忙,都应该抽身出来给孩子多一些互动。比如说我,是少年商学院的创始人,也是这家教育公司的CEO,同时又是三个男孩的爸爸,同时兼顾几种角色,你的兴趣发展、家庭、事业之间就会面临冲突。为了平衡好这之间 关系,我就会制定一些规则。
比如说,就个人发张方面,我会要求自己每星期起码读一本书,同时要定期锻炼;家庭方面,创业七年之前我就跟我太太约法三章,周一到周五里至少有一天晚上回家吃晚饭,请注意是回家一起吃晚饭不是十一二点回家吃剩饭,然后周末要有一天不工作,专门陪孩子。
2、敢让孩子做自己(包括犯错)
犯错和做自己其实都很难。因为在我们中国成长环境包括大环境,都是瞬息万变的,有的时候你要妥协,在现实和你的内心之间要做平衡。
其次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中,普遍是不容许犯错的,认为失败是可耻的。但很多世界名校都鼓励孩子犯错误,犯了错误时应该跟孩子说你已经去尝试了,你很棒了。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允许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里犯错。
3、帮助他们从经验中成长(忌完美主义)
这一点其实也是允许孩子犯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算你已经给予他充足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也有陪伴着他营造了很好的家庭环境,但如果孩子自己无法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自我反思和总结,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再者,出国留学时孩子要写个人陈述,要写出你的理想、你的目标、如何追逐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目标?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孩子自己思索和总结,当然我们大人要给一些引导和支持。
4、塑造优秀品格
这一点我在简单讲讲,因为后面会讲到品质和能力。比方说同理心,你对社会对周围的人和一些现象漠不关心,在今天是很难进入世界名校。因此,孩子的同理心、公益心以及追求卓越的目标感等等,这些品格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5、给予具体而真实的反馈
对于较低龄的小学或初中低年级的孩子,在给予他们建议时,注意一定要给孩子具体的真实的反馈。这就要求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做的事情,或者参与进去。我有个观点叫“做面对面,不如肩并肩”,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说孩子做作业时遇到了困难,一般家长就会直接教孩子怎么做。但我的做法就是,陪孩子下楼走一走,或者到外面肩并肩地跑一圈行不行。这样一来你跟孩子之间会越来越亲密,同时你还可以了解孩子目前面临的一些具体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你给予的建议和鼓励才会特别精准、有效。
6、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
这一点相信我们很多家长都知道了,我就不过多解释。那么以上6点就是我对于培养孩子抗挫力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些启发。我更希望每位父母能够给孩子更多的陪伴,让孩子不单进入理想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品格,让孩子未来围成更加完整的人,成为真正优秀的社会成功人士。
4、有意向送孩子出国留学,家长要做哪些准备
对于这些既能兼顾学业,又想要个性发展,抗挫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也比较好的孩子,出国留学前,我有两个不同维度的建议:
第一个维度,我们先来下面这个冰山模型。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冰山之上的是知识体系,即学科思维的硕果。这个学科思维不仅仅是指语数外。所以如果你的孩子15岁要去读高国际,18岁要去国外读本科,那么孩子在15岁或者18岁之前甚至12岁之前,除了我们语数外,应该更多地干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哈佛学习力,因为学习能力、学习自驱力、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要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二,广度很重要,一定要让孩子多阅读,从小就该多读杂书,拓展孩子知识的广度,让孩子的知识体系能够宽广,这是未来进入世界名校非常关注的。而且现在中高考出的题目范围也是越来越广了,比如说17年的高考作文题,让你谈谈共享单车。所以就算你没有进入世界名校,在国内读大学,你孩子的知识面也需要很广。
此外,如果孩子的知识面比较广,孩子在学校时的谈吐都会很不一样,他在学校就会很受人关注,老师也会很关注他,同学也会觉得他很有趣,很有料。所以冰山之上的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要只关心语数外的成绩,我们也要关心孩子的知识结构。
我们再来看冰山之下,冰山之下比冰山之上更重要。冰山之上如果不好,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有可能是因为你忽略了冰山之下孩子的核心能力。
我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些名词。比方说领导力,适应性思维,习惯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全球视野等等这些词汇,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何培养呢?是不是都能够兼顾到呢?这是一个挑战。这些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再往下面看叫“全人品格”。我刚才已经说到世界名校非常注重中等但出类拔萃、学习成绩好、性格友好的人。比如说自律,谈到这个,我相信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沉迷电子游戏这个问题都非常头疼。
我前几天见了一位妈妈,她说她们家教育是特别成功的,因为给孩子定了规则,即18岁之前孩子只能使用老人机。
我觉得觉得自律对孩子来说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出生在“苹果时代”的孩子来说,真的有必要让他们跟电子产品绝缘吗?
就我自己而言,对于我们家的三个男孩,我不会禁止他们使用电子产品,但是我们会约法三章:
第一,周一到周五,在完成了做作业和阅读完后,可以玩电脑/iPad。孩子完成了新的挑战,我们也会有所奖励,但不会超过15分钟,周末可以适当延长到半小时。
第二条,我会有意地去看他到底在玩游戏,我也会去研究研究每天苹果推荐了哪些好玩的游戏,哪些游戏对于孩子的心智、人文素养或财商是有帮助的。比如说我们少年商学院的学员非常喜欢玩的一款游戏叫《我的世界》Minecraft,我也会和孩子一起玩。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进亲子沟通,另一方面好的游戏对孩子的学习思维也是有帮助的。
第三条,我们能不能一起制定规则?我们能不能制定个关于使用电子产品的契约?然后告诉孩子,签字后要遵守,教导孩子从小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如果违反了规定,我们也不会惩罚孩子、打他屁股,但要帮妈妈做家务等等。
我知道,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现在讲这些品格和能力都太宏观了,但我今天要将的是如何做一位相对比较称职的父母,如何从小培养孩子一些世界名校都关注的能力?在塑造孩子完整人格过程中,我们作为父母的又该如何为孩子保驾护航,树立榜样的力量?这些问题,其实在我们少年商学院的平台产品和公众号上都有很好的方法论参考。
从冰上之上的知识体系,到冰山之下的核心能力和全人品格,希望我提的这些建议可以成为各位智慧父母努力的方向。
关于孩子的能力培养方面,我再多说几句。2016年美国的一百多所知名中学组成了一个叫MTC的联盟,他们认为,美国的高考也是应试教育,因为他们觉得凭借SAT成绩就觉得学生上哈佛大学还是社区大学,这样很不公平,即使SAT有一定的公平性。
所以这些学校的校长就说,我们要让美国的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因此他们设计并正式推出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MTC能力评估模型,它持续追踪、记录和评估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在领导力、沟通能力、决策力等8大核心能力方面的表现,这8大能力,又被细分为61种更加具体的能力。
我们来看第一个,批判性思维。现在很多孩子的逻辑关系不是特别好,容易人云亦云,对于网上很多信息,错把观点当成事实。其他关于沟通、领导力、数理能力这些我就不多说了,下面我稍微讲讲决策能力。
在跟孩子沟通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你问孩子的看法和建议时,他都会说“都可以,无所谓,你说吧”。但是如果未来孩子想要进入名校,判断力和决策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呢?我给大家两个小小建议:
第一,对于年龄较低的孩子,在生活场景中不要问孩子“Yes or No”d 的问题,要让孩子做选择题。举个简单的例子,不要问孩子“要不要喝牛奶”,而是问他“你要喝牛奶还是可乐”。
第二,孩子到了十岁之后,你可以有意识地把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决定权让渡给孩子,让孩子参与其中。比方说马上到圣诞节和新年假期,在安排家庭旅行时,可以让孩子来做规划。
比如说,你规定出游时间,由孩子来决定去哪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旅途过程中如何分工,等等。让孩子成为家庭旅行的决策者,既可以培养他的决策力,又能锻炼财商能力、领导力、信息检索能力和沟通能力,一举多得啊。
5、新国际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新锐家长意识到,国际化教育未必一定要出国才能享受。同时这些家长又有疑问:第一,留学方面有没有新的一些渠道?第二,我孩子现在还比较小,距离留学的年龄略长,面对未来教育的变化,我应该如何未雨绸缪?
针对家长的这些疑问,我也给大家一些建议。也就是我想说的,新国际教育的特征。
1、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意思就是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过了10年、20年之后,或许2020年会被定义为全球的教育、互联网教育或者国际化教育的元年。因为今年的疫情让家长对于上网课有了全新的认知,而且你会发现有时候效果并不差。
还有,大家也可以发现现在有很多优秀的学校,他们在过去五年已经尝试了这种学习方式。混合式学习会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特征,这是绕不开的。所以,上网课在2020年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即使疫情结束了,网课也会成为常态。
2、家庭式国际学校
关于这个特征,我有两句话分享:第一,好的学校都会注重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密切交流。因为你想现在很多孩子在上网课,大部分孩子的自制能力是比较弱的。这个时候就完全变成了学校和家长之间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铺路,那沟通机制能不能顺畅?
以前很多学校的家委可能流于形式,但今天我看到优秀的国际学校,包括英美很多好的学校,家长和学校之间沟通机制是比较频繁的,而且是有沟通方法和内容的。大家也可以去关注一些一些家校互动的内容。
另外,家庭式国际学校,除了孩子要学习,家长也要学习,因为无论你给孩子提供多么好的环境和条件,如果家长不成长,孩子是没有办法成长的,所以家长也给孩子做好榜样。
3、培养有根的全球公民
仍然有一些家长会把国际教育理解成为美国教育,把出国留学理解成为西方教育,这是不对的。我们任何时候都应该让孩子从小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公民的意识,但你依旧要让孩子对自己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说以色列,犹太人对家谱的文化是非常注重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有根”。
以上是我给大家的一些宏观的建议,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
现在有个新趋势就是出现了中外合办大学,下面这几所大学,大家也不陌生了。
这三所都是中国和英美联合办的大学,最近这一两年都比较吃香,对于想要接触国际教育的孩子来说,也算是第三选择了。但我还是要建议大家一定要深入学校去看一看。因为比如说昆山杜克大学以前是只招研究生的,没有本科,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招本科的。所以在择校的时候,是否适合你的孩子,都要从长计议和深入研究。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下面这个是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斯坦福在线高中),这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在线高中,如果把在线高中和实体高中混到一起,他应该能排到前六位吧。
在线高中,意味着孩子们都是在线在线学习,那它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我给大家列了一些要点:
1、在家就能正常学习、考试、升学。也就是说,即使你是在美国,但也能去考英国的大学;
2、大学入学率100%,SAT平均分1470;
3、线下活动同样丰富多彩。线下活动的有两种,一是同一国家和城市的学生,要密切地互动起来;二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照样能够组社团。无论你身居何处,线上都要多沟通交流,甚至是开会、辩论。线下活动只是载体,它可以通过线上的社团和直播辩论,连接和交流起来;
4、个性化教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同于线下学校,在线高中里的学生课程表都不太一样。但是每个孩子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按照时间去学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应该成为教和学的主人,而不是老师和家长。当然,除了斯坦福在线高中,美国在过去十年已经发展有很多比较好的在线高中,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
第三个案例,其实是少年商学院合作伙伴,我们的理念也非常相似,它叫MINERVA,是哈佛的两个院长出来创办的,他们认为,哈佛、耶鲁和斯坦福这些学校其实也有一些弊端,所以这两个院长说,我们要办美国的未来大学。所以他们就在2012年创办了MINERVA。
关于这所学校,同样我也给大家列了几个要点:
1. 录取率低于3%,比哈佛还难进;
2. 本科4年要“留学”7个国家与地区,也就是说,你要去7个国家交流学习;
3. 大一要同时学习5个专业,学生大二才开始选专业;
4. 互动式在线直播上课与分组讨论。因为学生要分散到七个国家和地区去做实践,解决社会问题,所以跟同班同学之间日常的交流和分组讨论就靠线上直播了;
5. 大街小巷,探索式学习与社会创新
以上是我给了大家列举的三个选择、三个方向。如果孩子还在小学/初中,希望大家能够视野更开阔。对于孩子未来留学的方向不仅仅局限于写文书,申请到了国外的国家,其实还有更好的选择,这是我对于以上问题的看法。
6、出国留学的新选择
对于出国留学,其实家长还有很多疑问,下面我总结了几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已经出国留学的低龄孩子,在国内无法返校,是否有必要去国际学校过渡一下?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几个小小的建议给到大家。
1、如果你的孩子出国留学已经超过两年了,就尽可能坚持当初的选择。不然等疫情解除后,孩子既要继续海外学业,花时间适应中文课程和IB项目的学习方法,又要融入新的同学圈。要知道,不同的学习内容与校园文化,很容易让回流的小留学生们陷入两种教育系统的缝隙里。
再者,孩子如果已经在国外两年了,那他独立学习能力其实是有的,所以不用担心孩子在家里没有好好学习。
2、对于初高中家庭来说,尊重孩子的意愿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回去,可能由于在国外孤独,独立生活能力方面等所影响,家长要跟孩子多沟通,给孩子做好心理方面的疏导。
对于未来想去美国或已经计划去美国留学的学生,考虑美国大学的中国校区吗?
现在很多人认为,如果孩子15岁出去读美高,未来进入美国大学甚至美国知名大学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在美国,有个专业词汇叫“制度型举荐”,意思就是说:
1、顶级的美国高中在你所在地区是有举荐优势的;
2、顶级的学校比普通的学校更有举荐优势;
3、老牌学校比新学校更有举荐优势的。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出国读高中,且对考名牌大学有帮助,我建议这些家长在择校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学校的所在地域、知名度和历史,多查一下资料,慎重考虑,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就是在留学的专业方向上,我建议大家多关注社会科学类或者比较少人选的人文专业,当然前提是孩子感兴趣。
因为美国的失业率较高,所以整个社会导向就是大家更青睐那些容易找工作的专业,比如说STEM专业。这个时候就导致了社会科学类的专业没那么热门。所以如果孩子喜欢,你就可以找准专业和孩子的目标学校,这是有一定的价值洼地的。
还有我们在前面分析了哈佛新生参加的社团,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社科类的社团其实已经慢慢超过STEM社团。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当初选择的专业,后来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其实也可以通过社团发展自己的兴趣方向。
除了美国还有其他学校可以去吗?
确实,美国过去是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尤其是中国学生。但由于今天疫情的影响,很多家长都在观望和犹豫不决。
第一个建议,除了美国之外,英国等欧洲一些国家其实也可以考虑。因为前面我就讲了,留学英国的人数连续两年都在上升。
第二个建议,现在东南亚有新的机会,我建议大家可以稍微多关注一下亚洲的机会。比方说新加坡,新加坡的国际教育也是蛮好的,比如新加坡华侨中学是百年的高中,无论你未来想要进入美国的大学,还是英国的大学,它都是很好的桥梁。
新加坡华侨中学在广州也有新的学校,这也是一个新的方向,大家都可以多关注一下。
最后,对于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和家长,如果让我选择两条最重要的建议,我想说:
第一,国际教育不等于西方教育。国际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国际化的人才,所以要找到孩子最适合的选择,不一定在中国,也不一定在美国、英国,肯定有更优的选择。为了让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家长要找到更适应孩子路线,而且路径是多元的。
第二,无论如何,我们家长倾其一生都应该干的一件事情就是让孩子做自己,让孩子成为真正他想成为的人,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别人包括老师,也包括了作为家长的我们。
为人父母,无论为了孩子的升学,留学还是品格培养,都应该让孩子成为他真正想成为的样子,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丰满,等孩子长大了,回想起来,我们至少没有那么多遗憾。两条建议献给送给所有的家长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