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书写材料的进化史
传说中书写材料的进化史
*苗 (上海)
18岁半

传说中书写材料的进化史

创建时间:2017-11-17 浏览数:1654

No.1商朝文明建立以后,以迷信与占卜为信仰,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承载文字的载体出现啦——龟甲或是兽类的股骨。

人们把卦象与结果记录在甲骨上。

No.2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掌握文字的人不多,直至它的出现,人们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即是现代古装剧最为常用的文字载体——竹简

在竹片上,每片竖着写一行,最终串编成册。

No.3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指的是一个人学识渊博,可若是战国时期的“学富五车”与当代的“学富五车”做比较,那古代可会被落下一大截。这个对比反映了竹简,中国史上第二种文字载体的笨重。于是,当代贵族便书写于白色丝帛之上,俗称“帛书”

No.4 贵族毕竟是贵族,帛书不是平民百姓用得起的。一匹丝帛,折合当时的民力,一个老百姓需要花约两年存粮,且日月不食方能买上一匹。约西汉年间,一种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出现了,而造纸的人不多,仍旧沿用竹简。(由于资料较少,图片暂无。)

No.5 东汉时期,蔡伦注意到了造纸术的便捷,于是便开发了它。为了明确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于是用蔡伦的方法制成的纸张称为“蔡侯纸”。相比原本只能使用植物纤维作为材料的纸张,蔡侯纸更加廉价,取材便捷,破布,渔网等废弃用品皆可作为材料。虽制作方式较复杂,可却产量高。

No.6蔡侯纸后来演变成为宣纸,较蔡侯纸更加耐磨吸水。一只沿用到明清时期。而现在我们的工业水平迅猛发展,造纸技术与产量,质量大幅提高,种类繁多。可尽管纸张的数量在提高,可材料却只源于树木,相比蔡侯纸要更加破坏环境。

中国自商朝甲骨开始,一直演变到今日各式各样的纸张,经历了太多的变换,这些实物史料能保存至今,仍要感谢即作为实物史料,也作为文字史料载体的它们。

评论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